本質上來說,浪涌是發生在僅僅百萬分之一秒內的一種超出了正常工作電壓的瞬間過電壓,除了雷電外,重型設備短路、電源切換及大型的發動機都有可能引起。而含有浪涌阻絕裝置的電源防雷保護器可以有效地吸收突發的巨大能量,以免設備受損。
最原始的電源防雷保護器設備出現在19世紀末期,不過那時是用于架空輸電線路,防止雷擊損壞設備造成線路絕緣和停電。隨后在20世紀20年代,又出現了鋁制電源防雷保護器、氧化膜電源防雷保護器和丸式電源防雷保護器。30年代出現管式電源防雷保護器,50年代有碳化硅防雷器,以及70年代出現了金屬氧化物電源防雷保護器。
電源防雷保護器,最開始源于國外。直到1992年,以德國和法國兩個國家為代表的工控標準35mm導軌卡接式可拔插SPD防雷模塊,開始被大規模引入到中國,隨后以英國、美國為代表的的一體化箱式電源防雷器也開始被使用。
一般電源防雷保護器都采用了滅弧技術,即在有觸點電器中,觸頭接通和分斷電流的過程往往伴隨著電弧的產生和熄滅,因而需要分析電火花產生的原因并予以解決。并且電源防雷保護器中會內置熱保護裝置,配合滅弧技術一起保護電路、徹底避免火災的發生。
如今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被研發應用。因此國家制定了相應的《防雷設施檢測管理辦法》,其中規定了各個場景中電源防雷保護器的應用規范和要求,在雷雨季節時還要對各區域的防雷設施和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和檢測,并且及時記錄和上報。
但電子設備越先進,也越容易遭到雷電的破壞,這對防雷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信息系統設備耐受的要求,電源防雷保護器的安裝可以進行多級的配合,不過在多級配合時要考慮到各個保護器之間的能量重疊問題,有條件的最好使用同一廠家的同一類產品。